1.货币形式的演变包含实物货币、金属货币、纸币、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等阶段。
2.货币职能:价值尺度、流通手段、贮藏手段、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。
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。
3.费雪效应:实际利率=名义利率-通货膨胀率,当通胀率预计上升,名义利率上升。
4.马克思利率决定理论:平均利润率。
5.古典/实际/储蓄投资利率决定理论:储蓄、投资。
6.流动性偏好理论:货币供给(外生变量)、货币需求。
7.可贷资金利率决定理论(局部均衡):可贷资金的供求。
8.IS-LM利率决定理论(一般均衡):产品市场、货币市场。
9.预期假说理论:长短期债券完全可替代。
10.长期债券收益率=短期债券预期收益率的平均值。
11.市场分割理论:长短期债券完全不可替代,债券收益率的高低受各自供求关系影响。
12.流动性偏好理论:长短期债券部分可替代;债券收益率=预期+风险溢价。
13.利率风险结构(期限相同,其他条件不同):税收、债券流动性、违约可能。
14.一般性货币政策:法定存款准备金、再贴现率、公开市场业务。
15.选择性货币政策:消费者信用控制、证券市场信用控制、不动产信用控制、优惠利率、预缴进口保证金。
16.货币中性(古典学派-马歇尔+费雪、理性预期学派-卢卡斯、货币学派-弗里德曼):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只会引起价格的变化,对经济产出没有影响。
17.货币非中性(马克思、凯恩斯):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带来价格和经济产出水平的变动。
18.货币供给外生:认为货币的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和操作手段,并非决定于经济运行的经济变量的变化,代表人物费雪、庇古、马歇尔、凯恩斯、弗里德曼。
19.货币供给内生性:货币供给的变动不决定于货币当局的主观意愿,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,如收入、储蓄、投资、消费等因素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。
20.存款创造:货币供应量=原始存款×存款乘数,存款乘数d=20.存款创造:货币供应量=原始存款×存款乘数,存款乘数d=。。